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媒体报道

 
新闻中心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一次蚌埠行 一生蚌埠情
日期:2014年8月29日 浏览[1470]

——清华、复旦博士生在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摘自2014年8月28日蚌埠日报)记者 沈明堂

 

6月底至8月上旬,来自清华、复旦两所高校的35位博士生来到蚌埠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投身实践增才干,服务地方砺青锋。为期6周的实践中,大家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围绕协助企业开展科研攻关,改进优化生产流程等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投身实践砺青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征集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单位、项目作为实践点,并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博士生们在40多天时间里,以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强烈的担当精神,结合所学专业为蚌埠发展献策支招。

清华大学赴蚌埠暑期实践支队的30名博士生分赴20余个机关单位、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实践工作,协助实践单位解决科研、生产中的管理问题,改进、优化生产流程。在安徽今上显示玻璃有限公司实践的葛一瑶为企业大幅降低了成本、有效提高了效率;在安徽丰原集团实践的林茜妍参与改进色氨酸新工艺,预期能够提升产品产量10%,降低能耗20%;在环保局实践的周伟和陈欣,首次将相关模型的英文操作说明做了翻译。赵欣彤与李芮通过走访蚌埠各区县社保经办机构和就业服务平台,并与企业家和求职人员深入座谈,形成三份共计3万余字的调研报告,为我市公共服务顶层设计提供智力支持。

清华素有“又红又专、全面发展”传统,该校实践支队出发前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实践中,相继开展四次清华特色、蚌埠元素的组织生活,大家在交流中碰撞出闪亮的思想火花。

 

依依惜别蚌埠情

“在这即将离开的日子里,内心眷恋与不舍越发强烈”。实践圆满结束,清华大学博士生刘文巍在欢送会上道出了难舍之情。实践期间,他切身感受到蚌埠的“城宜居”、“人友善”,情不自禁为蚌埠这座“文明之城”点赞。

一个多月,博士生们体会到蚌埠的热情、魅力和活力,每个人心中都留下了美好记忆,更对美丽珠城产生深厚感情。在李冰洋眼中,“蚌埠永远是我们心中一颗耀眼的明星”。洪霞在实践期间,从各个方面切身感受了蚌埠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在她看来,“庭有梧桐,凤凰来栖”,有着求贤若渴的态度和坚定发展的决心,蚌埠一定会成为引领皖北发展的人才高地。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雀宁在社会实践中走进固镇二中,向学生们讲授艺术素养课程,在他们心中播撒美的种子。

不仅如此,便利的交通、淳朴的民风、务实的领导集体,徐徐展开的大美蚌埠画卷,让雀宁对蚌埠充满信心,“我个人在毕业之后希望做一名大学教师,我愿意把蚌埠作为就业首选地。”

 

心系蚌埠搭桥梁

    “一次蚌埠行,一生蚌埠情”,清华、复旦的博士生们在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的同时,也承担起校地合作的友好使者。

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支队每周制作一期“启航珠城”系列通讯,详细记录实践各方面内容。同时,支队成员积极向清华新闻网、清华大学博学网投稿,着力宣传推介蚌埠,在清华校内产生广泛影响。

社会实践有期限,深入合作无止境,此次活动成果的延伸和拓展正在逐步显现。博士生们依托所在的课题组集体的强大力量,为促进校地的产学合作架设起一座桥梁,清华大学博士生张子龙所在实践企业的负责人通过他多次与学校相关学科的教授进行沟通,希望就几款医疗器械进行研发合作。在百特新材料公司实践的杨艳阳经过沟通,其博士生导师近期将来蚌埠和企业开展项目合作。

  打印 | 收藏 | 关闭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蚌埠工业园长征北路820号 电话:0552-3829018 3829000  传真:0552-3829099 3829088
Copyright(C) 安徽诚志显示玻璃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3003600号-2